桥教案

时间:2024-10-07 16:06:32
【精选】桥教案集锦七篇

【精选】桥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学会“妙、米、仿、入、国、车”7个生字,会认“造、纲、玻、璃、宽、吨、盐、省”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学生画自己见过的桥。

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拿着画介绍,并贴在黑板一角。)

同学们介绍的有木头造的桥,有用石头造的桥,还有用水泥、钢铁造的桥。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桥和你们介绍的都不一样。

玻璃、纸、盐各有什么特点?(玻璃脆,易碎;纸薄,易破;盐易化。)而这些东西却可用造桥呢?此时,你想说什么?

板书课题:奇妙的桥。

二、过桥识字游戏。

背景:黑板上画一座桥,生字摆在右边。

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同座互读,正音。

指名上来读会认的字,读对了就请生字“过桥”。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右边。

学生读词语,把生字和它的朋友送回家。

三、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把生字词送回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同座互读课文,听一听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了吗?

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妙”。

指名生分析“妙”字的字形结构。

仔细观察“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

2、请喜欢桥的同学读一读。

3、四人小组讨论思考:玻璃桥有什么特点?

4、你觉得桥最奇妙的地方在哪里?相机用“作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文中的数字有感性认识。

5、看插图回答,为什么说走在玻璃桥上,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引导想象,体会玻璃桥的奇妙之处。)

三、拓展延伸,说说画画。

i.

课前同学们画了用木头、石头、水泥和钢铁造的桥,这节课又认识了三种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你们想一想,你

还想造什么样奇妙的桥呢?

ii.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iii.

学生用多种形式展现他心中奇妙的桥,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还可以上网查一查,动手做一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三、复习巩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23、奇妙的桥

玻璃能造桥吗?

纸能造桥吗?

这些桥真是太奇妙了!

盐能造桥吗?

桥教案 篇2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

5、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练。显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为了怕后面的学习时间不够,教师对此方面的内容有所忽略,如果在这部分能够放手大胆的让孩子们发挥的话,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 ……此处隐藏5770个字……怎么样啊?”

3、师:“河上有一座弯弯的小桥,小羊们要过那座小桥,但是桥很小,每次只能一只小羊通过。”

提问:小羊们都想先过桥,一起走上了小桥,小羊们在桥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4、师:“到底在桥上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完整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把小羊摔进河里后的故事讲完整)

三、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二内容,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相亲相爱。

1、师:“小羊们做得对吗?为什么?请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想一个办法,让它们顺利、安全地过桥。”

2、师:“看,这里也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窄窄的小桥,如果你要过桥,而桥对面也有一个小朋友要过桥,你会怎么做?”

师用脚印布置小桥场景,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如何过桥。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其中会写“父、候、贫、困、欢、历。

2.体会郑板桥劝舅父的七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郑板桥劝舅父“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句俗语,叫作“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应该用另一种方法解决。

清代著名的画家为了阻止他的舅舅砍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叫《郑板桥巧劝舅父》。(板书课题)郑板桥为什么要劝舅父呢?创怎样巧劝的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板书生字。

2.学生自学,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互相交流。

用熟字加偏旁记住这几个生字的:“贫”是由“分”和“贝”组成,“砍”是由“石”和“欠”组成,历是“厂”和“力”组成,厌是由“厂”和“犬”组成,讨是由言字旁和“寸”组成的。

“历”和“厌”都是同一个偏旁“厂字头”,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教师范读生字.正音。5.对难字进行指导。

(1)“候”(投影):中间的一竖不能写丢了,右边部分的笔顺是让学生描红练习。

(2)“困”的部首是方框“口”,指导书写。

5.学生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具体指导。

三、学习生字,指导认读

1.借助读音认读。

2.不借助拼音认读。

四、扩展词语,积累词语

1.学生对生字组词。

2.教师选出三个,将词语投影。

3.齐读扩展的新词。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文后,思考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中理解文章,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体会郑板桥劝舅的巧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

一、检查课文,寻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感知这段主要内容。

(1)齐读第1句,回答:郑板桥是什么时候的人?干什么的?(清代人,画家)

(2)齐读第2句,回答:舅舅为什么唉声叹气?

因为家境贫寒。贫寒就是指家里十分穷,不好过日子。

2.理解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舅舅为什么砍树?

院子中间有一棵树,构成了个“困”字,使家里贫寒。

(2)词语训练。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与“突然”意思相近。

(3)学生用“忽然”一词口头造句。

3.领悟第3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3自然估,思考:舅父砍树,郑板桥是持什么样的态度?

(2)投影示句:

通过比较,得出郑板桥知道舅父砍树,自己想留住树,而又不知如何劝住舅父不砍。“很”表示程度深。

(3)指导朗读“想个什么办法,才能保住这棵大树呢?”

4.感悟第4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郑板桥想什么样的劝法。

(2)学生齐读第1句。这一句写了什么?

郑板桥想到了劝阻舅父的方法:利用舅父迷信的思想,砍树人就要坐牢。

(3)舅父相信郑板桥的话吗?齐读最后一句。

5.讨论:郑板桥是怎样想到劝阻舅父的?对学生提示如下:

(1)院中有树,舅父认为是个“困”字,说明什么?

(2)院中无树,郑板桥说是个“囚”字,说明了什么?

三、讨论交流,感悟升华

我们应向郑板桥学习什么?

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

1.用心观察周围的事,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机智灵活,不信迷信。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遇事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

五.拓展:

课后了解家人和周围的迷信活动,想法劝说,看谁的办法最有效。

板书设计:

舅父: 困——砍树

巧劝 { }用迷信解迷信

郑板桥: 砍树—— 囚____留树

桥教案 篇7

《小熊过桥》是一首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儿歌,讲述一只小熊从害怕过桥到最后通过鲤鱼的鼓励,自己努力勇敢过桥的过程。因此,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要先自己想办法,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别人有困难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活动中,为了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我先以播放视频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然后在出示了相应的挂图讲述儿歌的内容,让幼儿进行理解。在活动中按一定的节奏和口吻朗诵儿歌,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孩子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我还在部分词语上给儿歌配上了相应的动作。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掌握的情况还是不够理想,一节课下来,多数幼儿还是不能较完整的朗诵儿歌。

在整节教学中,我在结合挂图讲解儿歌内容的环节中,用的时间较多,使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让整个环节上呈现出老师为主动幼儿为被动的现象。《纲要》指出,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要转变角色,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吸取教训,把孩子作为主体,自己成为导体,让幼儿真正的做一个学习的主人。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及课后多位老师的讲评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会不断的反思,吸取老师们给予的宝贵意见,争取更大的进步。

《【精选】桥教案集锦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